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19-06-03 14:46:18 访问次数:2529
三伏贴正当时
何为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
三伏贴的禁忌
禁忌人群
1、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
2、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
3、咯血,活动期肺结核,严重心脏病患者慎用本疗法。
4、两岁以下的孩子、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
5、孕妇、准备受孕妇女禁止贴敷,发热患者暂缓贴治。
6、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禁止贴敷。
7、面部五官、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慎用贴敷,不宜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避免发泡遗留瘢痕,影响容貌或活动功能。
8、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敷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对贴敷药物过敏者切勿使用。
2、贴敷后应注意观察皮肤有无过敏、皮疹及糜烂溃破现象,一旦有不适情况,立即停用。
3、贴敷当日不洗冷水澡、游泳或进行剧烈活动。
4、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少食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忌食海鲜、鱼、虾等易致敏食物。限制烟酒。
5、贴敷6小时以后才可洗澡,一定要用温水。(皮肤破损者不宜洗浴)
三伏贴穴位贴敷
呼吸系统疾病
主穴:天突、膻中、膏盲、肺俞、百劳、脾腧、肾腧
配穴:足三里、关元、气海。
反复感冒:大椎、风池; 配穴:关元、气海、足三里。
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膏盲、心俞、膈俞; 配穴:肾俞、关元。
支气管哮喘:膈俞、心俞、定喘; 配穴:气海、肾俞。
阻塞性肺气肿:丰隆、肺俞、天突、膻中、膏盲,配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肾俞。
过敏性鼻炎:大椎、外关、肺俞、天突,配穴:足三里、关元。
慢性鼻炎:大椎、外关、肺俞、天突,配穴:足三里、关元、肾俞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配穴
反复感冒:肺俞、大椎、风池;配穴:关元、肾俞。
小儿咳嗽:大椎、肺俞、膏盲、膈俞;配穴:足三里、关元、肾俞。
小儿哮喘:肺俞、膏盲、膈俞、心俞;配穴:足三里、肺俞、膏盲、膈俞。
三伏贴的正常反应
局部皮肤潮红、轻微红肿、出现小水泡,有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情况,均为药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特殊处理。应注意保持贴敷局部干爽,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贴三伏贴后局部起水泡是正常现象。出现水泡,皮肤奇痒,破皮流水是正常的皮肤应激反应,不必恐慌。主要原因是药物产生高热,灼伤皮肤引起的。可以按照皮肤被烫伤、烧伤、晒伤(紫外线灼伤)等症状的处理方法来进行局部处理。不同的人根据免疫力的不同,起泡的穴位也不同,反映到人的身上,就是贴敷的位置也不同。出现水泡,说明你体内有湿热,通过中药药物作用,将体内湿气拔出,形成水泡,经各大临床专家验证起泡的人疗效更好,因为这类人药物渗透吸收得好。如果是小水泡,在表面涂以紫药水或任其自然吸收,注意避免局部刺激即可; 如果水泡较大,消毒针管将泡内液体抽出,然后涂一些紫药水,进行拔干处理即可,这样处理后,一般1-2天就会缓解,并逐步痊愈,一般一周以后,起泡处会结痂脱落,后期可以继续贴敷。
三伏贴,贵在坚持
“三伏贴”针对的是反复发作冬季加重的慢性病,是以预防为主的治疗措施,并非是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许多疾病需要连续治疗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所以,患者要至少坚持贴3年。 如果不愿意长期坚持治疗的患者切莫盲目跟风。
远红外理疗贴、磁疗贴、热可贴、磁疗贴巴布剂、隔物灸、磁热疗贴、远红外灸热贴、痛经贴、暖宫贴、前列腺贴、医用冷敷贴、退热贴、医用超声耦合剂、穴位贴敷治疗贴、咳喘、感冒、腹泻等系列新产品。
济南秦鲁药业是专业生产外用贴剂的生产厂家、可贴牌、加工、OEM
为您带来更多交流机会和无限商机
上一文章:2019年 邯郸 中标
下一文章:在展会中持续学习、不断进步